青山蝸牛

Leptopoma nitidum

日文名:アオミオカタニシ
中文名:青山蝸牛
英文名:Leptopoma nitidum
原產:奄美群島以南的琉球群島、台灣、巴布亞新幾內亞

青山蝸牛是琉球群島中常見的蝸牛,在石灰岩森林的環境中很容易觀察到,雖然中文俗名是蝸牛但其實分類上是陸生螺,眼睛位於觸角基部,殼口圓形有口蓋,為雌雄異體。

青山蝸牛看起來是漂亮的淡綠色,但其實那是外套膜的顏色,殼本身是透明的,年歲較長的個體殼表面磨損變成白色。幼體的顏色偏黃色,成體之後殼緣會加厚反捲。青山蝸牛在春季之後比較活躍,寒冷的冬季會在落葉堆裡休眠。

2023/6/7 國頭村
背後可以看到口蓋,殼緣反捲,為成熟個體
2024/4/21 國頭村
2024/4/21 國頭村 幼體比較偏黃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