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iukiaria是Polydesmida 帶馬陸目、Xystodesmidae 光帶馬陸科下的一個屬,這一屬的馬陸體型可長達5-6公分,且有些會發出螢光的生物光。Riukiaria命名源自於琉球,因此讓人感到格外親切,中文屬名為琉球帶馬陸屬,日文屬名為アマビコヤスデ。但本屬的物種並不是只分布於琉球,根據2011年的研究發表整理本屬約有28種,分布於中國、台灣和日本。
日文屬名アマビコ查了一下資料,原來是馬陸的古日文名,雨後出現的蟲的意思,漢字寫作「雨彥」,也有一說是中文「蜑」字在日本的指定讀音。目前查到的資料與發音相同的妖怪Amabiko和妖怪Amabie沒有直接關係。
本屬在南西群島等分布如下(同樣參考2011年的研究):
屋久島 | R. puella R. jamila |
種子島 | R. maculata |
奄美大島 | R. bifida R. scutata |
德之島 | R. holstii |
沖繩島 | R. holstii R. falcifera R. pugionifera |
久米島 | R. spiralipes |
石垣島 | R. chelifera |
西表島 | R. chelifera |
與那國島 | R. mundyi |
沖繩島的三種琉球帶馬陸中,有部分觀察者認為R. falcifera 和R. pugionifera 只是不同地區的型態變異,不應分為不同種,有效學名應為先描述的R. pugionifera,詳細分類要看生殖器,外觀變異大實在是看不出來。
例如霍氏琉球帶馬陸就曾有報告顯示,統計了283隻在沖繩北部和南部的個體,南部和北部的大小和顏色略有不同。之前我也拍到顏色偏綠的霍氏琉球帶馬陸(我猜)。
參考資料:沖縄島におけるホルストアマビコヤスデの地理的変異





石垣島的俗名中「ヤットコ」可能是源自於一種沖繩傳統的玩具,是一種像是畫架一樣的三角形架子。(參考資料)
琉球帶馬陸屬用紫外燈照射後的螢光非常特別喔!
